
新闻动态
1937年12月,南京保卫战打响,教导总队奉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防御命令紧急布防,准备与日军进行殊死战斗。教导总队当时是装备最好、实力最强、兵员足额的主力部队,辖有步兵三个旅(计六个团,另有三个新兵团在湖南训练),直属部队有:炮兵营、骑兵营、工兵营、通信兵营、军士营、特务营、输送营。
总队团各有十六个连,即每个团辖步兵三个营,每营三个步兵连,一个重机枪连、一个八二迫击炮排,团的第十三连为榴弹炮连,第十四连为战车防御炮连,第十五连为通信连,第十六连为输送连。当时的总队长是桂永清,参谋长是邱清泉,副总队长兼第一旅旅长周振强下辖第一、二团;第二旅旅长胡启儒,下辖第三、六两个团;第旅代旅长马威龙,下辖第四、五两个团;总计全总队兵员约为三万多人。大战打响时,李西开是教导总队第二旅第三团团长。
按照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命令,教导总队的防御任务如下:以协同友军固守南京为目的,于工兵学校、西山、紫金山、路口中山门、太平门附近地区,占领阵地,加强防御工事,阻击歼灭沿京杭公路(宁杭公路)来犯之敌。骑兵营设置于青龙山、汤水镇(汤山)、麒麟门一带地区,搜索敌情。受敌压迫后,沿京杭公路退回预备队位置。
展开剩余83%1937年12月7日,日军攻占溧阳、句容两县城后,继续西犯,在淳化、汤水一带与74军等部发生激战。教导总队下令各旅、团、队紧守阵地,严密戒备,随时迎击来犯之敌。当时李西开率领第3团坚守在中山陵、灵谷寺至老虎洞一带地区。
一天上午,李西开率领中校团附彭月翔、少校团附朱道源巡视各营阵地,在陵园新村附近发现了几十家郊外别墅,这些别墅是高级官员的平时生活的地方。别墅大多人去楼空,只有部分别墅还留下少数人看守门户和不及运走的家具衣物。在林森和张学良的别墅内,还存放着许多宝贵的古文物、书籍。
李西开问守门人,为何这些珍贵的文物书画不运走?守门人说下关江面的人挨挨挤挤,人尚且难以渡江何况这些文物。李西开对守门人说,战火即将来临,赶快设法运走,否则将毁于战火。在经过汪精卫的别墅时,李西开等人发现,汪精卫的花园优雅别致、亭台楼阁非常精致,别墅里还有游泳池、网球场,在餐厅和地窖之中还存放着大量中外名酒、矿泉水和山珍海味等,这些都是来不及运走的物资。李西开叫人前来运走,交给团部炊事班使用。
12月8日,日军突破汤山、淳化一线阵地,随后分右、中、左三路,向南京城猛力进逼,守卫南京的部队陆续后撤。日军中路主力军沿着京杭公路进犯,教导总队骑兵营节节抵抗。午后,防守老虎洞的教导总队第五团,因为阵地比较突出,遭到日军步、炮、空协力猛攻伤亡过半,只得退到紫金山第二峰东侧山顶与日军继续鏖战。
12月10日,日军炮兵猛攻教导总队第一、三、五团坚守的西山、陵园新村、第二峰主阵地等,日军坦克兵分两路引导步兵冲锋,日军升起气球在空中观察,指导炮兵射击,日军飞机也飞临阵地上空扫射轰炸。坚守紫金山的第三、五团奋勇迎击,击毁日军坦克两辆,日军坦克被打得不敢前进。此时,紫金山各线阵地陷入鏖战,敌我双方伤亡惨重,战斗达到最高潮。
中午时分,攻占了工兵学校及通济门营房的日军,以3辆坦克为先导,步兵紧随其后向光华门猛冲,日军先用重炮炸毁了一段城墙外廓,步兵在后猛冲爬城。教导总队第二团和战防炮一连奋力反攻,将日军击退,俘获鬼子兵3人。这3名鬼子被押往后方战俘营关押,进行改造。
11日夜至12日中午,双方仍在紫金山第二峰、西山这一带阵地鏖战,双方伤亡皆重。不久后,日军大量增援,并以加农炮用穿甲弹直射守军阵地,第三团的机枪掩体被击毁,新村房屋数处起火,烟火冲天。随后,日军炮兵又向吴王坟、明孝陵一带纵深地区射击,第三团指挥所中弹数发,所幸墓道堡垒坚固,并无人员伤亡。
下午6点半,李西开接到总队部参谋长邱清泉打来的电话,大意是第三团伤亡过半,从粤军邓光龙部抽调一个营前来增援,要求派人赶紧去太平门外的冈子村接人。李西开接到电话后,立刻派团附朱道源前往。一个小时后,朱回来报告说:冈子脚已经没有队伍了,只见到许多杂乱的部队士兵,由城里往太平门外冲出,沿着公路向北跑,听说中华门已经被日军攻破了。
李西开闻言心知不妙,于是立刻打电话到旅部找副旅长温祖铨和参谋廖香,打了几遍电话均未接通。此时,团部副官施重华从总队部地道回来报告:中华门已经被日军占领,城内到处起火,军民混乱不堪,总队部已经空无一人。李西开当即将团指挥所移到团预备指挥所的掩蔽部内,继续指挥作战。
晚上8点钟,第6团刘子淑团长走进指挥所告诉李西开,城内外尚在与敌人拼杀,战事还未到最后决战阶段,桂永清、胡启儒已经溜了。李西开于是与刘子淑等人商议,南京已经无法坚守,眼下之计只能迅速率部突围,否则将全军覆没。众人商议的结果是从北撤退,设法渡过长江。当天夜里,李西开用电话通知各营逐次撤退到燕子矶江边。
13日凌晨,李西开等人到达了燕子矶三台洞江边,只见大量散兵游勇,三五成群地由下关方向奔逃而来,一边逃一边骂,惊慌失措。此时,江面上一眼望不到北岸,滚滚激流之中,放眼看去都是人,他们抱着木柱、门窗、木盆等,顺着江水向东漂流。江水翻滚,人头浮动,救命声、哭嚎声,令人毛骨悚然。此刻,部队过江已经不可能,因为部队早已经被慌乱的人群冲散。
上午8点钟,下关方向传来密集枪声,惊慌失措的散兵愈加拼命向燕子矶方向奔逃。李西开让手下战士自己设法渡江,渡江成功后到江北浦镇车站附近集合。就在一筹莫展之际,第一营营长邹蔚华跑来告诉李西开,他用电线杆扎成了两个木排,可以保护李西开过江。李西开于是跟着这位营长上了木排,上了木排后众人用腿夹着木排,水淹到每个人的小腹上。邹蔚华在后面用一根扁担做橹,其他五人用手做桨,左右划水,离岸向北强渡。木排沉浮在浪涛中,缓慢地向江心流去。
突然,三架敌机飞临江面,低空扫射,江面上一片惨呼。李西开等人都还镇静,皆置生死于度外,只顾尽力用双手划水,木排缓慢地前进。到了午后,他们终于在八卦洲东南靠岸。半夜里,他们从八卦洲老百姓家租到一只小船,渡到江北大厂镇,最终才算脱离了险境。
血战紫金山,教导总队阻击日军5昼夜,给予了日军极大杀伤。但由于指挥混乱、增援不及时,最终导致全线惨败,王牌教导总队损失殆尽,南京也最终沦陷。
1980年代,李西开写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,见证了紫金山之战的壮烈,渡江突围的惨烈。如今读来,依然令人痛心。
【本文由稗史候说收集抗战资料、回忆录整理和书写,错漏失误之处,敬希读者指正】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我国模拟芯片行业现状分析:市场规模恢复增长 新兴应用领域释放增长动力
下一篇:没有了